世俗确定贤人的标准都是外在的、具体的、局部的、非本质的,王充认为这些表现可以是贤者的表现,而不是贤者的人也可以有这些表现。他认为,贤者的本质在“心”上,心是看不见的,要通过综合考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进行综合的、深入的分析,才能了解贤者的“心”。全面综合考察,才能发现真正的贤材。这是在考察人才上的实事求是态度。如果只了解某一方面的具体情况,虽然也是“事实”,却未必求得真贤的“是”。关于实事求是,是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也是非常复杂的实际问题。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尽述的。这里只是从本人的生活体验出发,从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中找出一些自以为对于如今现实还是很有价值的东西,供读者参考。
[1] 参见毕井泉:《从“禁折令”看实事求是》,载中央党校《学习时报》2000年8月7日第8版。
[2] 原话“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载《郭店楚墓竹简·鲁穆公问子思》,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第七课 知与行
知行问题是中国古人经常讨论的关系问题,与义利关系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尚书·说命中》就有“非知之艰,行之唯艰”的说法,春秋时代也有类似说法:“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左传》昭公十年载子皮对子羽说的话)不是知之太困难,而是知而后实行,那才难上加难。在科学研究方面,知难行易。创造电视电脑,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可以说是千难万难。但是,使用就非常容易了,三五岁小孩都会开机操作,选节目,定音量。但在伦理方面,就不一样了,许多道理大家都懂得,到实行的时候,就不能完全做到做好。例如讲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道理很明白,一般人都懂,但是,许多人做不到做不好。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宋以前虽然也讨论知行的关系问题,但都不够充分。宋明时代讨论很多,主要讨论知行的先后、难易、轻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