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片. 重点是详细描述遭遇创伤性脑损伤的退伍军人,伊拉克好像是所有美国人心中的痛,但是这一部完全丧的去说遭遇战争以后,活下来的人所遇到的精神问题以及心理问题,打炮喝酒臆想症都无法达到真正的救赎,最后只能自己跟自己和解,最有用的回到社会并且保持清醒的方法就是没钱. 没钱就会清醒,因为人得活. 其实很有趣引发联想,有没有人做过朝鲜战争,中越战争以后我国士兵所遭受的创伤性脑损伤,应激症以及心理疾病导致的问题做过研究?他们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不知道有没有统计研究的资料. 按照看过的一些资料,参与过战争的大部分都会留下多多少少的心理,精神影响,但国内会将个别情况如说为“这人当兵就是性格固执倔,不爱和人打交道,就是特别爱喝酒”,这背后的故事和资料要是有人整理,相信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个统计和调查. 一则短评只谈谈故事,我觉得片中最像诗人的人物,就是陈蕙,疯狂的宣泄着对李五的爱,她评价张目“写给自己看的诗”时,用了“直接”二字,她又何尝不是以如此直接的方式,去爱李五呢,就如同母亲一般,是她成就了诗人李五这个身份. 我认为诗人这个身份,也是片子里最大的象牙塔,李五对其的迷恋以及周围人对诗人的艳羡,如果说电影主线讲的是,李五如何成为一名“诗人”前後的话,不如说是他在拼命摆脱自己身份阶级的过程,写诗不过是一个工具罢了,就如同片中多次提及的那位来自农村的临时工,拼命工作也好,跟风作诗也罢,都是为了摆脱他农民的身份,可最后呢,李五成了诗人,却失去了. 新的时代到来了,好像什么都变了,人人都有了新的身份,可那份挣扎,那份想摆脱命运束缚的挣扎,依旧还在!甚至更重.